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张端明赴召》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书法的美和书法家的才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思念。 首句“心正能教笔不欹”通过“心正”与“笔不欹”的关联,展示了书法创作中内心状态与书写技艺的高度统一,也暗示了书法家的人格魅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心态正则行为正,行为正则成果美。 次句“古来书法独公知”对公书法造诣给予了极高的赞扬,同时也展示了书法家对公的独特敬仰和钦佩。 末两句“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展示了书法家对古代大师的敬仰和思念。“颜筋柳骨”是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赞美,形容他们的书法刚劲有力。“留萧寺”则表达了书法家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出对历史遗迹的珍惜和怀念。“总是甘棠去后思”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古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书法家和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正直坦诚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送张端明赴召》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张端明被朝廷召回京城的事件。在古代,士人被朝廷召回往往意味着要担任重要的职务,为国家效力。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周必大为送别即将赴任好友张端明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对友人即将担任的重要职务表示祝贺和期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