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挥毫曾对沈郎花,好事今同元亮家。 看即槐庭满桃李,霜枝留与野人夸。 |
| 这首诗给人一种雅致、恬静的感觉,充满了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挥毫曾对沈郎花”,以“挥毫”对“沈郎花”,形成了雅致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在花前挥毫泼墨的场景,颇具文人风雅。其中,“沈郎花”可能指梅花,因沈约曾写有《咏梅》诗,故以“沈郎花”借代。 次句“好事今同元亮家”,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和辞赋家,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职位,后辞官归隐。此处诗人以“好事今同元亮家”来表达自己与陶渊明一样,有着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有归隐之心。 末两句“看即槐庭满桃李,霜枝留与野人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的田园生活景象。其中,“槐庭满桃李”形象地描绘了庭院里满是槐树、桃树、李树的景象,给人一种繁花似锦、果实累累的感觉,展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富饶。而“霜枝留与野人夸”则以一种谦逊又自豪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文人雅趣和自然田园生活为主题,通过借用典故和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归隐的心态。诗词雅致、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恬静、美好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