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兰真绝伦。
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
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
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
小槽珠滴不待满,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赞美兰花为主题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上著名的兰台和兰亭,表现了兰花的珍贵和不朽之美。同时,诗人也借兰花来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纯洁精神。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将兰花的绿叶和香苞比喻为剑戟和檀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兰花的英姿和芳香。同时,诗人也通过“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喜爱和珍视,将兰花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兰花和人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文学才华。
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的创作背景与罗长卿的新居落成有关。罗长卿建成了一座雅致的新居,其中包含了观澜阁和兰堂等建筑。周必大为此受到邀请,或是得知此消息后,创作了这首诗以寄题罗长卿的新居,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新居的赞美和对罗长卿的祝愿。 诗歌中可能描绘了新居的环境、建筑之美,以及表达了周必大对罗长卿品味和雅致的赞赏。通过诗歌的寄题,周必大与罗长卿之间也展示了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由于诗歌距今已久,其确切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才能得知。
上一首
《即事》
相关诗词
  • 1
    [魏晋]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 2
    [南北朝]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
    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
    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
    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
    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
    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金石终消毁,丹青暂雕焕。
    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 3
    [唐]
    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
    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
    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
    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
    香阁朝鸣大法鼓,天宫夜转三乘书。
    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鸡饮啄声相呼。
    金槛僧回步步影,石盆水溅联联珠。
    北临高处日正午,举手欲摸黄金乌。
    遥江大船小于叶,远村杂树齐如蔬。
    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
    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长卿之门久寂寞,五言七字夸规模。
    我吟杜诗清入骨,灌顶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