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 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沉感慨与自我探寻。弟兄们本来都研读儒家经典,追求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生哲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形骸似乎交给了“六如”,这里的“六如”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六如真言”,即“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象征着人生的短暂、无常和虚幻。 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摩诘和文殊,他们都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摩诘即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画都充满了禅意;文殊则是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诗人说他们都“默默”,仿佛沉浸在深深的禅定之中,任由世人评论是非,心不为所动。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对自我、对人生的探寻。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表现出一种深深的禅意和哲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