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
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沉感慨与自我探寻。弟兄们本来都研读儒家经典,追求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生哲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形骸似乎交给了“六如”,这里的“六如”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六如真言”,即“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象征着人生的短暂、无常和虚幻。 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摩诘和文殊,他们都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摩诘即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画都充满了禅意;文殊则是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诗人说他们都“默默”,仿佛沉浸在深深的禅定之中,任由世人评论是非,心不为所动。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对自我、对人生的探寻。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表现出一种深深的禅意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福寿院的僧侣净皋为周必大及其兄长子中绘制肖像画有关。净皋画完后,请求周必大为这幅画作赞颂,周必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周必大表达了对净皋绘画技艺的赞赏,同时对画中展现的自己和兄长的形象进行了评价。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周必大与净皋之间的友谊,还通过对画像的描绘,展现了周必大对人生、亲情等问题的思考。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学者。
下一首
《请代》
相关诗词
  • 1
    [明]
    二月过荆溪,扁舟思欲迷。
    家家芳草绿,树树早莺啼。
    水接遥天阔,云横远岫齐。
    张公洞前石,记得昔年题。
  • 2
    [明]
    骨肉乐完聚,贫贱生别离。
    连年远行役,心死精力疲。
    世途所履历,半篇《北征》诗。
    兹行怀倍恶,重与诸子辞。
    大女甚哽咽,欲语声不随。
    意云爷早返,免我日夜思。
    次子病初起,阿母亲扶持。
    母子相对泣,侍婢亦惨凄。
    幼女初发疹,生死未可知。
    眼瘇不见我,涕泪寻缝垂。
    侵晨当发脚,眷恋住移时。
    有爱不忍割,爱反割我肌。
    堂上白头父,相送立如痴。
    生我乏孝养,重累反相遗。
    天晚日色薄,庭叶响枯枝。
    萧萧北风急,瘦马那可骑。
    <
  • 3
    [宋]
    一声鶗鴃又春休,风簸榆钱满地流。
    燕子不积压花落尽,等闲飞过柳连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