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近山气候易凉温,云为阴晴半吐吞。
草木趋新千万态,芸芸何者是归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蕴含哲理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在观察近山的气候和景象时,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复杂性。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归宿的思考。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赏析: 首句“近山气候易凉温”描述了近山气候的变化无常,时凉时温。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引导读者思考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次句“云为阴晴半吐吞”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景象,云彩时而遮挡阳光,时而散去,形成阴晴不定的天气。这里的“半吐吞”形象地表现了云彩的变幻莫测,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草木趋新千万态”则表现了植物的繁盛和多样性。这里的“趋新”和“千万态”生动地描绘了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变化。 结句“芸芸何者是归根”则引人深思。在这里,“芸芸”指代纷繁复杂的自然万物,而“归根”则暗示了生命的最终归宿。诗人通过这一问句,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使诗的主题更为深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归宿和意义,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是一首描绘晚春湖景的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清晰。但是,我们可以从诗的内容和洪咨夔的生活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这首诗描绘的是晚春时节的湖景,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可能反映了洪咨夔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其次,洪咨夔在历史上是一位关心国事、直言敢谏的官员。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也可能寓含了对当时社会或政治状况的隐喻或批评。 总的来说,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洪咨夔的生活经历和诗歌内容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关诗词
  • 1
    [宋]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 2
    [宋]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 3
    [宋]
    帘外飞花湖上语。
    不恨花飞,只恨人难住。
    多谢雨来留得住。
    看看却恐晴催去。
    寸寸离肠须会取。
    今日宁宁,明日从谁诉。
    怎得此身如去路。
    迢迢长在君行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