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又和》

架上乱书儿自整,床头浊酒妇能谋。
只将翘足垂莲势,静对书窗课弈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描绘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家庭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了家庭的温馨和夫妻间的默契。 首句“架上乱书儿自整”,通过“乱书”与“自整”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了孩子的活泼好动和自理能力。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的宽松、自由氛围。 次句“床头浊酒妇能谋”,通过对妻子擅长谋划家庭琐事的描绘,展现了妻子的贤惠和能干。同时,“浊酒”一词也暗示了家庭生活的简朴和真实。 末两句“只将翘足垂莲势,静对书窗课弈秋”,通过对夫妻二人安静地对弈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家庭的宁静和和谐。“翘足垂莲势”形象地描绘了下棋的姿势,而“静对书窗”则营造了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夫妻间的默契。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生活的真实描绘,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创作背景
**《又和》的创作背景与洪咨夔被朝廷重用,担任重要职务,以及他对于时事政局的独到见解和深切关注有关**^[1]^。 洪咨夔在宋理宗嘉定二年(1209年)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如皋县主簿。他担任这个职务时,非常尽职尽责,公正廉明,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后来,他被朝廷提拔为秘书省正字,这个职务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到朝廷的决策和时事政局^[1]^。 在这个背景下,洪咨夔创作了《又和》这首诗,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政局的看法和态度。他在诗中借古讽今,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论,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朝廷决策的不满和担忧^[1]^。
相关诗词
  • 1
    [宋]
    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翦碧云堆。
    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
    只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
    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
  • 2
    [明]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若道临溪堪钓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画善行缩地法,无数景光缣素里。
    春秋以时咏兰桂,俯仰之间识桥梓。
    游多鹿豕想邻山,食足鱼虾知近市。
    论成乐志美西园,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凿衣冠问若何,只记在家常早起。
    吾子风流胜昔人,合调每寻程与李。
    兰心未肯杂于蕙,橘性宁教化为枳。
    所嗟李子就泉台,喜得程君就栖止
  • 3
    [元]
    晓莺声里。
    睡思酣犹美。
    旖旎红娘冰雪体。
    洛女巫娥浮靡。
    紫骝踏月嘶风。
    华裾织翠青葱。
    归去一场春梦,空吟旧绿新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