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
水染危欲压,小柱亦半欹。
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楼房,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首联“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突出了楼房的高耸和风雨的摧残,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颔联“水染危欲压,小柱亦半欹”进一步描绘了楼房的危险状态,用水浸染和柱子倾斜的形象,加强了视觉效果。颈联“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引入了匠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楼房即将倒塌的无奈和担忧。最后两句“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挽救危楼的希望和对于材料的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人才被埋没的讽刺。整首诗通过对楼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这组诗的作者洪咨夔,生活在南宋末期。当时,国家已经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外有蒙古铁骑的侵略,内有权臣把持朝政。而洪咨夔本人则是一位正直敢言、忠君爱国的士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这组诗应运而生。 根据诗题,这组诗是洪咨夔为了感谢崔扬州(一位地方长官)的辟举而创作的。辟举是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通常由地方长官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判断,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因此,这组诗也可以看作是洪咨夔对崔扬州辟举的回应和感谢。 综上所述,《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期的社会危机和洪咨夔个人的仕途经历。
相关诗词
  • 1
    [宋]
    出现在杨州,留锡於此地。
    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
    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
    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
    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 2
    [宋]
    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
    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
    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杨州。
    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 3
    [宋]
    出现杨州,坐断寿丘。
    脚跟不点地,赢得一身愁,不是冤家不聚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