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梁尉秦碑》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岐。
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
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
只余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
我闻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见非昔时。
何山距县四十里,符合传记壮且奇。
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
指东作西未足怪,父老流传从小儿。
政如涂山玉帛会,漫不可考岁久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秦始皇南巡碑时,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功过是非进行思考和评价,对秦始皇的迷信和短视进行了批评。 首先,诗中提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六王失国,四海归一,他的东刻南巡碑的行为引起了人们对他功德的颂扬。但是,诗中也对秦始皇的迷信和短视进行了批评。他认为海神可能因为拒绝秦始皇的命令而使得风涛塞路,同时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是荒谬的。这些迷信和短视的行为使得他的功德受到了质疑,同时也导致了陵谷的变迁。 其次,诗中提到了秦始皇的统治下,人们的生活状况。虽然他的功德被歌颂,但是人们的生活却并不富裕,甚至有些愚昧无知。这反映了秦始皇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 最后,诗中提到了秦望山的美景和传说,以及作者对秦望山的距离和形状进行了推测。这些描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秦望山进行实地考察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人民生活状况和秦望山的景色进行思考和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次韵梁尉秦碑》是宋朝诗人莫济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秦朝著名的石碑“秦碑”有关**。秦碑,又称“琅琊台刻石”,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宣扬自己的功德而命人刻立的石碑。这首诗就是莫济在观赏秦碑后,抒发情怀,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以上仅是简要背景,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诗歌鉴赏类书籍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