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新镇江通判蔡挽词》

计相声名久不磨,庆余丰报属君多。
原鸰重遇非常主,庭鲤仍收最上科。
但使家声常燀赫,不辞官路独蹉跎。
仁人天岂惜眉寿,自要曾孙同逝波。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富含深意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充满了对计相的赞美和祝愿,对其名声、成就和家族荣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仁人天命的理解和赞美。 接下来,我们逐句赏析一下这首诗: “计相声名久不磨,庆余丰报属君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计相长久以来的名声和丰硕成果的赞美。诗人的语言流畅,用词精准,通过“久不磨”形象地展现了计相声名的持久和坚韧。 “原鸰重遇非常主,庭鲤仍收最上科。”这两句诗中的意象生动,寓意深远。“原鸰重遇非常主”形象地描绘了计相遇到明主的情景,“庭鲤仍收最上科”则进一步强调了计相的才华和成就。 “但使家声常燀赫,不辞官路独蹉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计相家族荣耀的赞美,也展现了计相对官职起伏的豁达态度。 “仁人天岂惜眉寿,自要曾孙同逝波。”最后两句诗以仁人天命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赞美。诗人通过“岂惜眉寿”形象地描绘了仁人天命的豁达和慷慨,“自要曾孙同逝波”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延续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计相的赞美和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家族荣耀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新镇江通判蔡挽词》的创作背景是纪念一位姓蔡的镇江通判(地方官职名)**。这位通判可能已经去世,周必大为了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敬意,创作了这首挽词。周必大在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任枢密使,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这个时期或之前。通过这首挽词,周必大可能想传达对这位通判生前功绩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同时表达对他的逝去感到悲痛和惋惜。
相关诗词
  • 1
    [唐]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
    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
    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
    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
    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
    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
    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
    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
    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
    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草露当春泣,松风向暮哀。
    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
    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
    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华表迎
  • 2
    [唐]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林,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 3
    [唐]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
    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
    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
    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