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经饮德乐厌厌,馀味莼羹豉下盐。 安得同为堂上客,共繙三万轴牙签。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活的享乐与学习的渴望。首句“醉经饮德乐厌厌”,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沉浸在经书和道德之中的快乐感受。“醉经”象征深入研究经书,饮德则象征吸取道德的营养。这种快乐的感觉使得作者感到满足(乐厌厌)。 次句“馀味莼羹豉下盐”,这里的“馀味”既指食物的余味,也含有经书与道德的余韵之意。而“莼羹豉下盐”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两句“安得同为堂上客,共繙三万轴牙签”,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渴望。“同为堂上客”象征着作者的愿望,希望与他人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繙三万轴牙签”则形象地描绘了翻阅大量书籍的场景,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经书和道德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渴望,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