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木兰花慢·正枝头荔子》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
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
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
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
年光冉冉逐飞鸿。
叹雨迹云踪。
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
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
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作品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夏天荔枝成熟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高台上吟咏眺望的情景。上片描写了枝头荔枝、碧瓦迷云、青山似浪等景色,营造出清新胜意的氛围。下片则抒发了年光易逝、雨迹云踪的感慨,以及秋天即将来临的哀怨之情。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具体来说,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夏天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一句,通过描写荔枝的形态和风味,以及微风的拂动,生动地展现了夏天的气息。而“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一句,则通过描写建筑物的碧瓦和迷蒙的云彩,以及青山和晚霞的倒映,营造出一幅优美的夏日画卷。 在下片中,词人则通过抒发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比如,“年光冉冉逐飞鸿”一句,通过描写时光的流逝和飞鸿的远去,表达了人生易老的感慨。而“叹雨迹云踪”一句,则表达了对于人生漂泊不定的感叹。最后,“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一句,则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哀怨之情。 整首词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夏天景象的描绘和人生感慨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曾觌的《木兰花慢·正枝头荔子》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荔枝这种水果有关。荔枝作为岭南佳果,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在宋代,荔枝已经成为文人雅士们的赞美对象,许多文人墨客都以其为题材进行创作。曾觌作为宋代的官员和文人,也对荔枝有着深厚的兴趣,因此创作了这首以荔枝为主题的词。 同时,词的创作也可能与曾觌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可能借荔枝之形象寄托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心境。但是,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唯 通:惟)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2
    [宋]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 3
    [唐]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