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看梅》

蹋雪迢迢过水涯,翠禽见客却咨嗟。
此翁只识孤山路,不识玄都观里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雪景并蕴含深意的诗。首句“蹋雪迢迢过水涯”,以“蹋雪”描绘出雪中行路的情景,用“迢迢”形容路途遥远,而“过水涯”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艰难。这句诗整体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 次句“翠禽见客却咨嗟”,引入了“翠禽”这个元素,通过描写翠禽见到客人时的反应,间接描绘出环境的寂静和凄凉。“咨嗟”二字,使诗句充满了生动感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此翁只识孤山路,不识玄都观里花”,则蕴含了深深的寓意。孤山路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道路,表示他只熟悉这样的寂寥之路,而不熟悉繁华的都市景象。玄都观里的花,象征着世间的荣华富贵。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对寂静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纷扰都市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和翠禽,再对比自身的道路与都市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寂静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纷繁世界的淡漠。诗歌的意境深远,言辞简练,寓意深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李龙高的《看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梅花有关,可能是诗人在欣赏梅花时,被梅花的清高、坚韧、孤傲的品格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通过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也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同时,梅花在宋代文人墨客中非常受欢迎,常常被用作诗词的创作题材,因此李龙高的《看梅》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相关诗词
  • 1
    [宋]
    等闲将度三春景。
    景春三度将闲等。
    愁怕更高楼。
    楼高更怕愁。
    弄花梅已动。
    动已梅花弄。
    梅看几年催。
    催年几看梅。
  • 2
    [宋]
    此对何年向此栽,孤根低倚佛楼台。
    不嫌幽壑逢春晚,独在空庭立雪来。
    一段精神肪玉润,数松掩映翠屏开。
    知心藉尔岁寒友,每到花边不忍回。
  • 3
    [宋]
    寂寂西岩寺,何人访静来。
    重寻旧游地,惟有道师梅。
    树蠹应留雪,香清不受埃。
    可堪玄鬓改,春已隔年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