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坊何事俗尘同,索我精神阿堵中。 有相要知皆是妄,发真那更陨虚空。 |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可能出自一位僧人之手,表现了对世俗纷扰与精神追求的对比和反思。 首句“僧坊何事俗尘同”中,“僧坊”指的是僧人所居之处,此句提问为何僧人的居所会与世俗的尘埃相同,暗含了对世俗纷扰侵入僧侣生活的疑虑。 次句“索我精神阿堵中”,“阿堵”一词,是古代中国的货币单位,这里用来象征物质的利益。此句表达了诗人感到自己的精神被束缚在物质利益之中,反映了对精神自由与物质追求的矛盾。 第三句“有相要知皆是妄”,这里的“有相”指的是一切可以感知到的形象或现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现象的虚妄性的理解,即一切外在的形象都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最后一句“发真那更陨虚空”,“发真”指的是发出真实的本性,“陨虚空”则象征着失去空虚和无边的境界。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保持真实本性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决心,不会因世俗的纷扰而失去空虚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和精神追求的反思,对物质利益的淡漠,以及对保持真实本性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僧人的哲思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