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复游浯溪》

昔到才三岁,今来鬓已苍。
剥苔看篆字,薙草觅书堂。
引客登台上,呼童扫树旁。
石渠疏拥水,门径劚丛篁。
田地潜更主,林园尽废荒。
悲凉问耆耋,疆界指垂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到故乡,看到自己儿时熟悉的景象已经改变,不禁感怀。 首联“昔到才三岁,今来鬓已苍”,作者才三岁的时候曾经来到这里,现在回来时已经两鬓苍苍。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变化和作者的成长。 颔联“剥苔看篆字,薙草觅书堂”,描述了作者在寻找曾经的书房时,剥去苔藓,看篆字,拔除杂草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知识的追求。 颈联“引客登台上,呼童扫树旁”,描述了作者邀请客人登上高台,招呼童子打扫树旁的场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热情。 尾联“石渠疏拥水,门径劚丛篁。田地潜更主,林园尽废荒。”描绘了石渠水疏朗有致,门径通向丛篁深处,田园重新更换主人,林园荒废不堪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故乡的变迁和作者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作者回到故乡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时间的变化、故乡的变迁和作者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描写,将情感和景色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情和故乡的美丽。
创作背景
《复游浯溪》是唐朝诗人元友让创作的一首诗。浯溪是位于中国湖南省永州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区,以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遗迹而著名。元友让的《复游浯溪》是在他再次游览浯溪时所作,表达了对浯溪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友让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有关。他可能在游览浯溪时,被那里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所触动,生发出一些感慨和思考,于是将这些情感和思想表达在诗歌中。 以上只是基于一般情况的推测,如果有更具体的创作背景资料,可能会提供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
    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
    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
    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 2
    [明]
    阖闾冢上见新城,无复游人载酒行。
    山雉听经依塔影,树鸦争食乱钟声。
    剑池龙去泉空冽,茶灶僧闲火独明。
    我欲投簪营小隐,佛香终日祝升平。
  • 3
    [明]
    忆昔初嫁君,明珠照绿云。
    今日君离别,飞蓬乱不结。
    忘我久食贫,游赵复游秦。
    秦人未逐客,安能返乡国。
    ¤
元友让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