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欧阳宅之》

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
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
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
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充满热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甚远,但是心意相通,不妨乘船而来相聚。“咫尺”与“异逾淮”形成对比,突显了距离之远,但是“有兴何妨叠棹来”一句又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为了相聚而付出努力的决心。 颔联“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简陋环境,但他们并不在意,只要有茶有酒,有菜有粥,就能开心畅谈。“殊易耳”与“岂难哉”两个词语的使用,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颈联“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热闹场景,他们通宵达旦地畅谈,宴席也逐日开展,形成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 尾联“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诗人通过提到上元佳节的临近,描绘了华灯初上,万点灯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相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对上元佳节的提及,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
创作背景
《答欧阳宅之》是宋朝文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周必大与欧阳宅之的交往和友情。欧阳宅之可能是周必大的朋友或者同僚,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交往和感情基础。在这首诗中,周必大通过回答欧阳宅之的诗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周必大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