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 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 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 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
|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充满热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甚远,但是心意相通,不妨乘船而来相聚。“咫尺”与“异逾淮”形成对比,突显了距离之远,但是“有兴何妨叠棹来”一句又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为了相聚而付出努力的决心。 颔联“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简陋环境,但他们并不在意,只要有茶有酒,有菜有粥,就能开心畅谈。“殊易耳”与“岂难哉”两个词语的使用,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颈联“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热闹场景,他们通宵达旦地畅谈,宴席也逐日开展,形成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 尾联“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诗人通过提到上元佳节的临近,描绘了华灯初上,万点灯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相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对上元佳节的提及,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