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夏至过东市二绝》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河畔景色。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清晰,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和嗅觉感受。通过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 首句“涨落平溪水见沙”,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涨落”二字,既描绘了河水的起伏,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平溪水中的沙子时隐时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观察的细致。 次句“绿阴两岸市人家”,绿阴两岸的景色与市人家的生活相互映照,自然与人文相交融,展现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晚风来去吹香远”,晚风的吹动使得香气远扬,这里的“吹香远”三字,生动地描绘出晚风的轻盈和香气的飘散。 尾句“蔌蔌冬青几树花”,蔌蔌形容的是冬青树叶的摩挲声,几树花则让画面更加生动,仿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冬青树。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自然的、宁静的河畔生活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
创作背景
《夏至过东市二绝》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描述了他在夏至日路过东市的所见所感。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城市经济的繁荣:在宋代,城市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打破了坊市制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洪咨夔在路过东市时,感受到了这种繁荣的气息,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2. 季节的变化:诗题中的“夏至”点明了创作的时间背景,即夏至日。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雨水丰沛,自然界的变化引起了诗人的感慨。 3. 个人生活经历:洪咨夔是一位南宋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感受。在《夏至过东市二绝》中,他通过描绘东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间的热爱。 综上所述,《夏至过东市二绝》的创作背景包括城市经济的繁荣、季节的变化以及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 2
    [宋]
    愚氓扰潢池,囏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鞲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幸汝勿再。
  • 3
    [宋]
    忆公泪悬河,九地无处泻。
    想公骑赤龙,请命苍梧野。
    世人醉生死,翻笑独醒者。
    焉知千载英,精爽皎不夜。
    义士无废兴,时运有代谢。
    念昔丧乱初,公骑使君马。
    奋袂起勤王,忼慨泪盈把。
    须臾三万众,如自九天下。
    灯棋书檄交,笑语杂悲咤。
    捧土障洪河,一绳维大厦。
    至哉朝宗性,百折终不舍。
    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
    颜钩凛忠劲,杜诗蔚骚雅。
    晋阳骨肉冤,东市刀兵解。
    精诚揭天日,气魄动夷夏。
    丈夫如此何,一死尤足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