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安乐次句龙元应韵》

得友何妨并辔行,眼明木末数峰横。
真游与世寥寥隔,滞念逢僧稍稍平。
不复定身怀故宅,空余遗像閟荒坑。
莫教学道伤迟暮,世路低回已半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情色彩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得友何妨并辔行,眼明木末数峰横。”描绘了与朋友并行,眼前峰峦叠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同时,用“眼明”形容眼前的景色,也暗示了作者此时心境的明朗。 颔联“真游与世寥寥隔,滞念逢僧稍稍平。”中,作者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遇到僧人后,内心的烦扰得到了些许平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思想的倾向。 颈联“不复定身怀故宅,空余遗像閟荒坑。”中,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用“不复定身”表现出自己已经无法回到故乡,只能留下遗像在荒凉的坑洞中,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悲伤。 尾联“莫教学道伤迟暮,世路低回已半生。”中,作者用“莫教学道”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悲伤和失落,因为人生路程已经过半,应该珍惜剩下的时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激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思考人生等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游安乐次句龙元应韵》是宋朝诗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可以从诗歌的标题和内容推断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标题中的“游安乐”表明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安乐寺或安乐地方时所写。而“次句龙元应韵”则表明这首诗是和龙元应的诗韵所作的。 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安乐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可能是在游览过程中,作者对景色产生了共鸣,进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创作背景,但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安乐地方时,受到景色的启发,与龙元应的诗韵相应和而作。
相关诗词
  • 1
    [唐]
    (上古,愍农也。
    )遐哉上古,生弃与柱。
    句龙是生,乃有甫田。
    惟彼甫田,有万斯年。
    开利之源。
    无乃塞源。
    一廛亦官,百廛亦官,啬夫孔艰。
    浸兮暵兮,申有螽兮。
    惟馨祀是患,岂止馁与寒。
    啬夫咨咨,禾秀盛苗衰。
    耕之耰之,袯襫锄犁,手胼足胝。
    水之蛭螾,吮喋我肌。
    我姑自思,胡不奋飞。
    东人利百,西人利百。
    有匪我心,胡为不易。
    河水活活,万人逐末。
    俾尔之愉悦兮。
  • 2
    [唐]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此时对局空相忆,博进何人更乐输。
  • 3
    [宋]
    雨逗馀寒晓露浓,絮衣著破索重缝。
    清狂昔作戴花监,衰病今为卖菜傭。
    负耒耦耕沮桀溺,操盂三祝弃句龙。
    暮年饱识西畴事,不问家丘问老农。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