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各有性,逍遥即自安。 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 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 如今洛阳第,谁以子孙看。 |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各种事物的性质和行为,表达了人生应有的态度和处世智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万物各有性,逍遥即自安”是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只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和安宁。 接下来的“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则通过具体的动物形象,展示了不同性格的生物在生活中的差异。均鸠性格平和,易于得到安宁的巢穴,而躁蟹则因其急躁的性格,难以找到寄身之所。这是对“万物各有性”的进一步阐释。 “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这两句则是对人们的告诫。不要羡慕高处的树,因为它们虽然高大,但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同时,在安静的地方也要提防危险,即处在平静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最后的“如今洛阳第,谁以子孙看”则以一种历史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和荣耀的看法。洛阳的第宅曾经辉煌一时,但现在又有谁会记得它们的子孙呢?这说明了权势和荣耀都是过眼云烟,只有顺应自然,坚守本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长久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百态和处世的智慧,引导读者去思考和理解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