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目之水停山椒,汇为双溪霅与苕。 先生苕上结邻好,远得径山中洞霄。 浮图道人支若永,赤城黄冠陆修静。 前山后山松柏帏,七盘九盘龙虎鼎。 山前篮舁过者谁,不是长须谢灵运。 此游已恨失春期,更待清和闲书景。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天目之水停山椒,汇为双溪霅与苕。”描绘了天目山的溪水,在山脚下汇聚成两条溪流,霅溪和苕溪。诗人的笔触生动,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水的灵动。 “先生苕上结邻好,远得径山中洞霄。”诗人与友人在苕溪上结为邻里,远离尘嚣,得享径山中的洞霄之景。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浮图道人支若永,赤城黄冠陆修静。”这两句提到了两位道士,支若永和陆修静,他们分别代表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宗教的包容和理解。 “前山后山松柏帏,七盘九盘龙虎鼎。”这里的描绘更为细致,前山后山的松柏宛如帷幕,而山路盘旋曲折,宛如巨大的龙虎鼎。诗人的比喻形象生动,使得山水之景更加立体。 “山前篮舁过者谁,不是长须谢灵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借用了谢灵运的形象,来描绘在山水间游赏的雅趣。 最后两句“此游已恨失春期,更待清和闲书景。”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玩的遗憾,因为已经错过了春天的美景,但他期待在清和的时候再次游玩,欣赏美景。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与友人的交往,体现了诗人的友情和包容的宗教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