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周检校》

衡茅晚计卜溪南,水石幽奇得纵探。
诗社往还青玉案,仙经借送紫泥函。
渔村过雨行秋霁,龙洞开云坐晚岚。
种橘垂成嗟已老,烦君多致洞庭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衡茅后所作,通过对衡茅周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首联“衡茅晚计卜溪南,水石幽奇得纵探。”描绘了作者居住的衡茅以及其周围的景色,作者选择了在溪南建造居住地,这本身就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偏好。“水石幽奇”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赏,“得纵探”则表明他愿意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 颔联“诗社往还青玉案,仙经借送紫泥函。”是对诗社和道经的赞美,表明他喜欢与朋友一起吟诗作赋,同时也喜欢研究道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他隐居生活的一部分。 颈联“渔村过雨行秋霁,龙洞开云坐晚岚。”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经过雨后的渔村,秋天的新霁,以及龙洞开云所带来的晚岚,这些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行秋霁、开云坐晚岚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热爱。 尾联“种橘垂成嗟已老,烦君多致洞庭柑。”表达了作者对种橘的期待和对自己年老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的洞庭柑的感谢。这一联既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答周检校》是明代的诗人张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地理环境:诗的首句“衡茅晚计卜溪南”,揭示了诗人选择在溪南的衡茅之地安度晚年的背景。这里的“衡茅”可能指的是简陋的居所,显示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 2. 社交生活:颔联“诗社往还青玉案,仙经借送紫泥函”,描绘了诗人在诗歌社团中的交往,以及借阅仙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仙经的热爱。 3. 自然景色:颈联“渔村过雨行秋霁,龙洞开云坐晚岚”,描述了渔村雨后初晴和龙洞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综上所述,《答周检校》的创作背景主要体现在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友人的交往以及对诗歌和仙经的研读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知识的珍视。
相关诗词
  • 1
    [宋]
    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
    赖有空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 2
    [宋]
    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
    钻余权倖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 3
    [宋]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従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二子至,诗律严号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