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咄伸势,安危俯仰殊。 犬戎蟠洛邑,晋鄙握兵符。 杨李生同烈,高秦死异区。 谁如双剑化,义烈一门俱。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的赞美。 首联“四海咄伸势,安危俯仰殊。”描绘了当时国家形势的严峻,四海之内形势紧迫,国家的安危就在一瞬间。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颔联“犬戎蟠洛邑,晋鄙握兵符。”描绘了历史事件,即犬戎攻破洛阳城和晋鄙掌握兵符的故事。这里借指当时国家面临的危险和军事形势的严峻。 颈联“杨李生同烈,高秦死异区。”杨和李都是历史上的忠臣良将,他们的事迹被赞美;高秦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忠诚和勇气被歌颂。这一联通过赞美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表达了对忠诚、勇敢等品质的赞美。 尾联“谁如双剑化,义烈一门俱。”双剑化是一个传说,双剑合为一体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这里借指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的统一。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一门忠烈、义烈贯通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形势、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