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

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是一首对某场盛会或某种场景的生动描绘。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昨日的辉煌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再次转战战场,再次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首联“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昨日的辉煌场景,仿佛昨日的光彩依然在眼前闪耀,再次挥舞旗帜,再次展现出自己的风采。这一联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昨日的怀念和自豪之情。 颔联“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话语都显得温柔和婉,如同春天的景色一般美丽。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话语,展现了和谐美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场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诗人描绘了燕子在风中歌唱,柳树上的鸟儿学着画黄,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一联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尾联“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众人中应和酬唱时,由于情绪激动而难以写出雄健的诗句,只能听任鸾鸟的歌声飘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盛会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过去美好场景的回忆和赞美之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们的话语、春天的景象以及自己内心的感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盛会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是宋朝诗人王洋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王洋和杜倅(杜甫的弟弟)之间的友情交往有关。他们两人可能有着深厚的情谊,通过诗歌唱和来交流情感,表达彼此之间的思念和关怀。 在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酬唱的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传递情感,以及分享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这种酬唱形式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成为了文人雅士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因此,《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王洋与杜倅之间深厚的友情基础,以及他们通过诗歌酬唱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相关诗词
  • 1
    [唐]
    经过二郡逢贤牧,聚集诸郎宴老身。
    清夜漫劳红烛会,白头非是翠娥邻。
    曾携酒伴无端宿,自入朝行便别春。
    潦倒微之从不占,未知公议道何人。
  • 2
    [唐]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陂塘比镜湖。
  • 3
    [宋]
    莫谓功名是可希,定知求法不求衣。
    此身於世百无用,异日与君同所归。
    遮眼何关黄卷在,安心更悟白牛非。
    清凉有道平如掌,岂比他方大铁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