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秀实别寄二篇》

世德联绵自汉朝,元功当日说萧曹。
营分细柳威名重,笑指飞烟量度高。
文挟素勋谁与敌,诗推馀事尚称豪。
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牵未可逃。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古代名臣和诗人的卓越成就和品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联“世德联绵自汉朝,元功当日说萧曹。”描绘了家族的传承和繁荣,从汉朝开始一直延续下来,强调了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品德。这里提到的“世德”是指家族的品德和道德传统,而“联绵”则是指家族的连续性和传承性。诗句中提到“自汉朝”,暗示了这个家族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同时,这里也暗示了这个家族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颔联“营分细柳威名重,笑指飞烟量度高。”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来形容古代名臣的威名和品德。其中,“细柳营”是指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军营,因其军纪严明、战斗力强而闻名天下。这里用“营分细柳”来形容古代名臣的威严和声望,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而“笑指飞烟”则是指古代诗人高适在《醉后赠从甥高镇》中的诗句“笑指飞烟量山河”,形容古代名臣的气度和胸襟。 颈联“文挟素勋谁与敌,诗推馀事尚称豪。”进一步赞美了古代名臣的文治武功和诗歌才华。其中,“素勋”是指古代名臣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功绩和成就,“文挟素勋”表达了对他们卓越成就的赞美之情。而“诗推馀事”则是指古代名臣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成就,但仍然值得称颂和赞美。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名臣全面才华的敬仰之情。 尾联“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牵未可逃。”最后两句诗人在赞美古代名臣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自身的看法。这里提到的“三阮”是指唐代诗人中的三位重要人物——孟郊、张籍、卢仝,他们都是以诗歌著称于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政绩和功绩。诗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逃脱名利的束缚,是因为他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但是,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名利所牵绊,因此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和清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名臣和诗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优秀品德和全面才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和态度,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醒。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和秀实别寄二篇》是宋朝诗人王洋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洋与友人秀实的离别有关,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思念之情。通过诗歌,王洋可能想传达他与秀实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与王洋和秀实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诗歌注解。
相关诗词
  • 1
    [宋]
    回环叠嶂倚长空,丹凤曾栖晻霭中。
    殿阁至今无燕雀,溪山随处有梧桐。
    竹荣秀实笼晴景,瀑泻寒泉潄应风。
    伫看来仪新乐府,吾皇勋德与虞同。
  • 2
    [明]
    太息南冠久陆沉,百年风节见于今。
    王嘉不就公孙诏,朱泚宁移秀实心。
    辽海有灵归夜月,荒原无树着秋吟。
    不知江汉新降鬼,曾忆天朝雨露深。
  • 3
    [宋]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卧羲轩。
    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作而伺之,乃见其枝起数寸,竹笋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
    此二事与子由养生之说契,故以此为寄。
    )従来白发有公道,始信丹经非妄言。
    此身法报本无二,他年妙绝兼形魂。
    (《传灯录》有形神俱妙者,乃不复有解化之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