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悄。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是一首表达诗人豁达、豪迈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静卧北窗,感叹岁月如流,惊异于白兔脱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首联“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诗人以“中虚”表达自己内心的空灵和超脱,卧北窗则暗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岁月惊兔脱,以惊觉的意象比喻时间的流逝,生动形象。 颔联“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诗人以侧目一愁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又以“已寒不须泼”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开始表达对人生、社会、政治的一些思考。“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理解,认为权力就像金鼎中的象,有它的本末和次序。“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批判,认为即使是千里之地,也应该有适当的疏远,而五浆之食更是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 最后,“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认为将来有一天,自己会像相如一样,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大获成功。“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悄”则以豪迈的语气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鼓励自己不断前行,不要犹豫和害怕。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豁达、豪迈、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人生、社会、政治的一些深刻思考。读来令人感到振奋和鼓舞。
创作背景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是宋朝诗人王洋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节日背景:诗题中的“九日”通常指的是重阳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古人常常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抒发情怀。 2. 朋友离别:诗中的“曾谹父将赴浮光”表明王洋的朋友曾谹父即将离开,可能前往浮光这个地方。因此,这首诗也表达了王洋对朋友离别的感慨。 3. 物质匮乏:诗题中提到“无酒”,说明在重阳节这一天,没有酒可以助兴,这可能让诗人感到些许遗憾和无奈,从而在诗中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重阳节、朋友离别以及物质匮乏等几个方面,诗人在诗中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对节日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等复杂的情感。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