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重九日至云号》

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
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作品赏析
这首诗《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是一首描绘登山和宗教体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清虚之境的向往和对登山的热爱。 首句“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描绘了登山的过程,暗示了攀登的艰难和决心。这里的“梯山”象征着攀登的困难,“七千丈”则表明了山的高度之高,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到达山顶。而“接迹”则表达了人们接连不断的登山传统和决心,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希望能够到达清虚之境。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这两句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宗教体验。钟声从天而降,仿佛天籁之音,让人感受到宗教的神秘和庄重。僧人参加梵帝居,也表达了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影响。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豁达心境。诗人像大鹏展翅一样,伸展双臂,准备迎接挑战。同时,诗人也像挥洒墨水一样,挥洒自如,表达出他的才情和智慧。 最后,“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表达了诗人登山的成果和感悟。他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他感到自己以前的生活和经历都不如这次登山体验重要和有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和宗教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清虚之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豁达心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篇。
创作背景
《重九日至云号》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一首诗。重阳日是指农历的九月九日,又称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赏菊、祭祖等。至于《重九日至云号》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您可以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但是,可以猜测这首诗可能是王洋在重阳节登高远眺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或者对人生的感慨等。
相关诗词
  • 1
    [宋]
    贪数明朝重九。
    不知过了中秋。
    人生有得许多愁。
    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
    九江阁上扶头。
    城鸦唤我醉归休。
    细雨斜风时候。
  • 2
    [宋]
    客中重九共登高。
    逼烟霄。
    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
    左倾醪。
    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 3
    [宋]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
    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
    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
    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
    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
    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