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用吴祠书正月晦韵》

揽春群玉写芳怀,次第安排到药苔。
但得斯文留脉在,须教我辈放眉开。
疏风细雨桃花过,竹屋柴门燕子来。
老去湖山无复梦,荷锄西崦觅桤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联“揽春群玉写芳怀,次第安排到药苔”,诗人用“群玉”代指群山,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他细心地描绘春天的景色,从桃花到药苔,从微风细雨到燕子归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这一联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画卷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颔联“但得斯文留脉在,须教我辈放眉开”,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他认为只要文化血脉不断,就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 颈联“疏风细雨桃花过,竹屋柴门燕子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风吹疏雨、桃花飘落、燕子归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这一联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尾联“老去湖山无复梦,荷锄西崦觅桤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热爱生活,希望在西崦寻找桤树来栽种,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受到了他的闲适和自在。
创作背景
《用吴祠书正月晦韵》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政治变动频繁,社会矛盾复杂的时代,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 2. **个人经历**:洪咨夔本人是一位学者和官员,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他的个人经历,包括他的学术研究、政治生涯等,都可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具体到《用吴祠书正月晦韵》这首诗,它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正月这个特殊的时节有关,也可能与诗人当时的某种特定心境或经历有关。由于诗歌创作的复杂性,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或向专业人士请教。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