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揽春群玉写芳怀,次第安排到药苔。 但得斯文留脉在,须教我辈放眉开。 疏风细雨桃花过,竹屋柴门燕子来。 老去湖山无复梦,荷锄西崦觅桤栽。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联“揽春群玉写芳怀,次第安排到药苔”,诗人用“群玉”代指群山,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他细心地描绘春天的景色,从桃花到药苔,从微风细雨到燕子归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这一联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画卷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颔联“但得斯文留脉在,须教我辈放眉开”,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他认为只要文化血脉不断,就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 颈联“疏风细雨桃花过,竹屋柴门燕子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风吹疏雨、桃花飘落、燕子归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这一联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尾联“老去湖山无复梦,荷锄西崦觅桤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热爱生活,希望在西崦寻找桤树来栽种,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受到了他的闲适和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