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官采木》

深山风雨几百秋,直干云汉大蔽牛。
轮囷离奇不尺度,一旦出应天家搜。
山摧浪压斧斤下,横亘十亩眠苍虬。
白头地主坐叹息,物囿於数吾何尤。
为言此殆有天幸,如拔莘渭归商周。
栋梁未央坐万乘,柱石明堂朝诸侯。
老翁闻语囅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阳梳洗楼。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深山风雨几百秋》,它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以深山风雨为背景,描绘了一棵古老而奇特的树木,并以此引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首段描绘了深山的风雨,为整首诗定下了凄美而深远的基调。接着,诗人转向了对那棵大树的描绘,它直干云汉,大蔽牛羊,离奇不尺度,一旦出应天家搜。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这棵树的独特性和不凡之处。 第二段则转向了对这棵树的命运描绘,它经历了山摧浪压斧斤下的摧残,却仍然屹立不倒,如同横亘十亩的苍虬。这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大树比作苍虬,形象地描绘了大树坚韧不屈的形象。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开始对这棵树的价值进行评估。他认为即使面对自然界的摧毁和人类的砍伐,这棵树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也超越了个人命运的局限。 最后一段中,诗人以这棵树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这棵树一样,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和挫折,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命运的限制而放弃,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山风雨为背景,描绘了一棵古老而奇特的大树,以此引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坚韧不屈。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值得一读再读。
创作背景
《官采木》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状况密切相关。在宋代,森林采伐和木材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活动,这些木材被用于建筑、制造家具和各种器具。然而,由于过度采伐和不合理的管理,导致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洪咨夔对此深感忧虑,于是创作了《官采木》这首诗,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环境问题的关注。
相关诗词
  • 1
    [明]
    暑往钟山阿,岩幽清兴多。
    薰风自南发,森松鸣弦歌。
    玄猿啸白日,丹凤巢桐柯。
    灵芝秀深谷,祥云盛嵯峨。
    树隙观天碧,天清似绿荷。
    迥闻樵采木,曲涧沿珠螺。
    鸟乐山深邃,予欢颜亦和。
    野人逢问处,乐道正婆娑。
  • 2
    [宋]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
    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
    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
    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
    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
    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
    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
    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 3
    [宋]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
    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遶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
    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
    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
    平明解船建溪去,轻齎快意不长湍。
    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华至尊龙屈盘。
    余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
    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
    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