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赋红梅》

为怯清宵短,然膏约凭栏。
颊疑西子醉,花误北人看。
点露燕支破,啼妆风雨残。
莫嫌翠袖薄,犹得护春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夜晚独自倚栏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女子的深深同情和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首句“为怯清宵短,然膏约凭栏。”描绘了女子因夜晚短暂而害怕,于是点起灯烛,倚栏远望的情景。这句诗巧妙地表达了女子的内心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孤独和寂寞。 “颊疑西子醉,花误北人看。”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的面颊如醉酒般红润,花朵也似乎在向北方人展示自己的美丽。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花朵的娇艳。 “点露燕支破,啼妆风雨残。”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在化妆时的情景,她将清晨的露水点缀在面颊上,画着啼妆,尽管风雨已过,但她的美丽依旧不减。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对美丽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莫嫌翠袖薄,犹得护春寒。”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女子的坚强和乐观。尽管她穿着单薄的翠袖,但仍然能够保护自己免受春寒的侵袭。这表达了女子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形象,通过对女子的外貌、化妆、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女子的深深同情和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态度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
《再赋红梅》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再赋红梅》这首诗以红梅为题材,通过对红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红梅的美丽和坚韧。 首句“红梅香里说丰年”,以红梅的香气预示着丰收的年份即将到来,寓意着美好的未来。接下来的两句“绿竹疏影入帘幕,碧桃枝头挂玉钩”,通过描绘绿竹和碧桃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氛围。 最后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则运用了玉笛的声音来表现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红梅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大众喜颜开,洛阳金凤来。
    打朝潮笑谑,挂帅奋风雷。
    歌舞全能手,悲欢百炼材。
    长安春日夜,鼓板绽红梅。
  • 2
    [近代]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
    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
    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 3
    [元]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