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 当中明郎郎,直下净离离。 地只余风露,天何有斗箕。 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 |
| 这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诗,它以月亮为载体,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深刻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首句“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只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才能看到最美的月亮。这里的“中秋月”象征着人生的高潮,而“夜半时”则象征着人生的低谷,需要我们经历磨难和挫折,才能达到那个最辉煌的时刻。 “当中明郎郎,直下净离离”,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露出的那一刻,明亮而纯净,象征着人生的巅峰。这里的“当中”二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都被一扫而空,只剩下纯净和光明。 “地只余风露,天何有斗箕”,描述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地上只有风和露水,天上只有斗和箕,象征着宇宙的空灵和寂静。这里表达了人生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时也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人的本性是虚灵明彻的,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这里强调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观,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它鼓励我们要经历磨难和挫折,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明朗,认识到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