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虚寂无腾,妙感何絪缊。 清浊一浮枕,二仪奠乾坤。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 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 |
| 这首诗是关于人生哲理的诗,它以宇宙的无限性和人的有限性为思考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题目《太虚寂无腾,妙感何絪缊》就揭示了主题,它描绘了宇宙的空寂和人的奇妙感受。太虚,是中国古代对宇宙的描述之一,意味着空无所有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宇宙的无限广阔和深邃。诗中“寂无腾”表达了宇宙的空寂,而“妙感何絪缊”则描绘了人的奇妙感受,这种感受是人与宇宙的互动产生的。 “清浊一浮枕,二仪奠乾坤。”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宇宙的宏大和人的渺小。清浊代表天地,浮枕是比喻宇宙的广阔和深邃。二仪是天地,奠乾坤则表达了天地之间的稳定和秩序。这两句诗表达了宇宙的宏大和人的渺小之间的对比,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感受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困扰。客形指的是外在的形象和环境,客感则是指人的内在感受和情绪。万变日纷纷则表达了变化的无常和复杂。 最后,“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形感指的是外在的感受和影响,本来无则表达了这些感受和影响是虚无的。志诚谅斯存则表达了人的真诚和信念的重要性。只有真诚和信念才能让人在人生的变化中保持自我,找到自己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即人的有限性和宇宙的无限性之间的对比,以及人在这种对比中如何保持自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它提醒我们要理解自己的有限性,同时也要保持对无限宇宙的敬畏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