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风一道作秋声,阅尽山僧相送迎。 佛法西来随处见,梅花老去为谁清。 亦知身是客中客,试问朝来晴未晴。 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理解。 首句“松风一道作秋声,阅尽山僧相送迎”描绘了秋天的风声如同乐曲一般,吹过山林,发出阵阵声响,仿佛是山僧在迎接和送走客人。这句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声音,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佛法西来随处见,梅花老去为谁清”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欣赏。他看到了佛法无处不在,就像西来的佛法一样,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同时,他也看到了梅花在老去,但它的清雅和美丽却无人欣赏。这里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亦知身是客中客,试问朝来晴未晴”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客居山林生活的理解。他知道自己是客中的客人,但他不觉得孤独和无助。他问早上起来天气如何,其实是在询问山林的生活是否美好。这里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表达了诗人与幽人一起携手同行在大雄山下的路上,这是一种自由、宁静、美好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与幽人一起行走在山林之间的景象,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