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杨龙图獐猿屏》

画莫难於工写生,獐猿移得上幽屏。
相逢平野初惊顾,共向薰风适性灵。
引子昼游新草绿,啸群时望故山青。
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画作的艺术和欣赏。诗中描述了画作的精细描绘和生动表现,以及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情感体验。 首句“画莫难於工写生,獐猿移得上幽屏。”表达了作者对画作艺术中工笔写生的重视。这里的“獐猿”是画作中的主角,而“上幽屏”则可能是画作的环境背景,象征着深山幽静之处。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画作的难度在于如何生动地描绘出这些主角在幽静环境中的形象。 “相逢平野初惊顾,共向薰风适性灵。”这两句描绘了画中主角在平野相遇,彼此对视,然后一同走向微风轻拂的环境,适性灵的场景。这表达了作者对画作动态感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画作的主题可能是关于主角的互动和交流。 “引子昼游新草绿,啸群时望故山青。”这两句描绘了画作的色彩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生动色彩和优美环境的赞赏。其中,“新草绿”和“故山青”分别代表了生机勃勃和自然清新的色彩,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生动性和美感。 最后,“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省沉溺于繁琐事务,忽视美好事物的遗憾。而每当他来到中轩,欣赏这幅画作时,他才能暂时从沉溺中觉醒。这暗示了作者对艺术和自然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画作的精细描绘、生动表现、色彩和环境,以及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自然的珍视和赞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上一首
《端午》
相关诗词
  • 1
    [唐]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
  • 2
    [宋]
    江上飞樯高数寻,西风客路思难禁。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官驿疏梅春意足,楚天孤鹜晓烟沉。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 3
    [明]
    黑云作雨初收脚,似有飞龙露头角。
    恍然拈笔欲写之,目眩金鳞仍走却。
    所翁好龙非好真,真龙自为龙传神。
    小臣稽首不敢视,龙去鼎湖经几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