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杨龙图獐猿屏》 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

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

意思:可怜官省沈迷处,每次到中轩顿觉醒。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和杨龙图獐猿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画作的艺术和欣赏。诗中描述了画作的精细描绘和生动表现,以及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情感体验。 首句“画莫难於工写生,獐猿移得上幽屏。”表达了作者对画作艺术中工笔写生的重视。这里的“獐猿”是画作中的主角,而“上幽屏”则可能是画作的环境背景,象征着深山幽静之处。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画作的难度在于如何生动地描绘出这些主角在幽静环境中的形象。 “相逢平野初惊顾,共向薰风适性灵。”这两句描绘了画中主角在平野相遇,彼此对视,然后一同走向微风轻拂的环境,适性灵的场景。这表达了作者对画作动态感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画作的主题可能是关于主角的互动和交流。 “引子昼游新草绿,啸群时望故山青。”这两句描绘了画作的色彩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生动色彩和优美环境的赞赏。其中,“新草绿”和“故山青”分别代表了生机勃勃和自然清新的色彩,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生动性和美感。 最后,“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省沉溺于繁琐事务,忽视美好事物的遗憾。而每当他来到中轩,欣赏这幅画作时,他才能暂时从沉溺中觉醒。这暗示了作者对艺术和自然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画作的精细描绘、生动表现、色彩和环境,以及作者在欣赏画作时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自然的珍视和赞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画莫难於工写生,獐猿移得上幽屏。
相逢平野初惊顾,共向薰风适性灵。
引子昼游新草绿,啸群时望故山青。
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中轩

    读音:zhōng xuān

    繁体字:中軒

    意思:(中轩,中轩)
    轩中。轩,有窗槛的长廊。
      ▶南朝·齐·王融《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景落中轩坐,悠悠望城阙。”
      ▶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

  • 沈迷

    读音:shěn mí

    繁体字:瀋迷

    意思:亦作“沉迷”。
     
     1.专心致志。
      ▶汉·刘桢《杂诗》:“沈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2.深深地迷惑、迷恋。
      ▶南朝·梁·丘迟《

  • 觉醒

    读音:jué xǐng

    繁体字:覺醒

    短语:醒 迷途知返 恍然大悟 如梦初醒 醒来

    英语:(v) realize; dawn upon; become aware of some sort of cheat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官省

    读音:guān shěng

    繁体字:官省

    意思:犹宫禁。皇帝居住的处所。
      ▶三国·魏·曹植《<东征赋>序》:“建安十九年,王师东征吴寇,余典禁兵卫官省。”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