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 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持因汉祚来。 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 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 |
| 这首诗《皇帝书徵老秀才》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老秀才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 首联“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描绘了皇帝征召老秀才的场景,但老秀才却不愿下读书台。这里既表现了老秀才的矜持和傲骨,也暗示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一些人不愿意或不敢面对社会的挑战。 颔联“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持因汉祚来。”引用历史典故,赞扬了张良为报韩仇而投身汉室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些事件和人物对当前社会的影响。 颈联“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描绘了太守亲自下阶拜见老秀才的场景,但老秀才却不愿相见。这里表达了对某些官员过于自以为是、不尊重人才的现象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老秀才的敬仰和尊重。 尾联“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描绘了老秀才手中握有春秋笔,独自裁决的场景。这里表达了对老秀才才华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些事件和人物对当前社会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人才和智慧的赞美和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老秀才的敬仰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