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崇寿印师以诗见惠次韵答之》

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
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
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
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半隐半俗的僧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 首联“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表达了诗中人物“半僧”的生活状态。他并未完全断绝尘缘,但又无法真正投入修道,似乎处于一种矛盾和纠结之中。这一联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述,揭示了人生修行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颔联“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进一步描绘了“半僧”的日常生活。他随波逐流,为生活忙碌,但家庭的幸福也让他感到满足。这一联表达了人生中的现实问题和无奈,展示了修行的艰难和人生的复杂。 颈联“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描绘了“半僧”与方外之士交往的场景。他时常遇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共同探讨心灯,这表明他并未完全放弃对修行的追求。 尾联“如何是半僧”,直接提问,引导读者思考诗中人物的身份和状态,即如何界定一个既不完全出世,又不完全入世,既保持尘缘又追求修行的僧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半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它提醒我们,人生中的矛盾和困难是常态,但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这首诗也启示我们,修行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问题,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相关诗词
  • 1
    [明]
    郊行长为簿书迟,胜友壶觞已翠微。
    夹路桃花迷入洞,傍溪鸥鸟忆临沂。
    松阴坐久还移席,草色春深欲染衣。
    红日下舂湖水碧,石桥齐踏彩霞归。
  • 2
    [唐]
    神草延年出道家,是谁披露记三桠。
    开时的定涵云液,劚后还应带石花。
    名士寄来消酒渴,野人煎处撇泉华。
    从今汤剂如相续,不用金山焙上茶。
  • 3
    [宋]
    纷纷桃李皆凡俗,四时之中惟有竹。
    非惟苍悴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
    扫出一枝爰惠我,清阴翠色惊满幅。
    嗟我得之喜何似,贪夫忽获珠盈斛。
    朝夕捧玩不知疲,如在太白楼上宿。
    遽令标轴挂壁间,劲节直日长目前。
    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岂使阎本与王维,独擅古今称神师。
    又有屏间名浪得,误墨成形何足奇。
    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
    珍藏欲默默不得,命牋索笔成新诗。
    诗穷纸满意不尽,馈笔无语愧才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