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月环城万骑屯,一朝闻鞑便南奔。 龙枯未必还忧螘,牛瘠胡为莫偾豚。 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 临风一掬英雄泪,散作弥天暮雨昏。 |
| 这首诗以悲怆的笔调,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首句“几月环城万骑屯,一朝闻鞑便南奔。”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迫近,万马奔腾,环城驻扎,一有风吹草动,百姓便纷纷南逃,给人以紧张的气氛。 “龙枯未必还忧螘,牛瘠胡为莫偾豚。”借用龙、螘、牛、豚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微、百姓困苦的忧虑。龙代表皇帝,螘代表小虫,牛代表百姓,豚代表家畜,这些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典午即晋朝,典午衰败,无法像管仲辅佐齐桓公一般振兴国家。吐蕃方炽,有怀恩却无法有效平息战乱。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无能,无法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临风一掬英雄泪,散作弥天暮雨昏。”泪洒风前,雨洒天际,泪雨滂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读之令人痛心疾首,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