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浣溪沙》

丝雨笼烟织晚晴。
睡余春酒未全醒。

翠钿轻脱隐香痕,生怕柳绵萦舞蝶,
戏抛梅弹打啼莺。
最难消遣是残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极富韵味的春日小诗。诗的开头一句“丝雨笼烟织晚晴。”就让读者感受到了暮雨笼罩下初晴的傍晚,诗的意境由此展开。那细雨绵密如烟,如织,把整个空间笼罩得如诗如梦。一个“织”字,把这特定的雨中傍晚美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就展现出一幅那暮烟细雨、细雨如织的美丽画卷。真是妙合无垠!“晚晴”二字,点染出这雨后春晚特具的清新气息。 “睡余春酒未全醒。”是紧承上句,而另起一层意思的。刚刚从醉中余醒,借着酒意,一觉睡去;一觉睡余,酒意未全醒。诗句所描绘的这样一种境界,自是别有韵味。那细雨如烟,晚晴如织,这景色原是很美的;加上这酒意初醒,更觉得眼前一亮,恍有所悟。这境界中给人一种轻松之感,精神也为之一爽。所以下句进一步发挥这明朗的气氛:“翠钿轻脱隐香痕,生怕柳绵萦舞蝶。”这正是“轻脱”的翠钿“隐”于“香痕”之中;一个“隐”字,足见带醉入睡,未曾梳理,故尔“轻脱”的翠钿依稀隐约于香痕之中。这正是酒后睡余的新形象。而这“香痕”二字又给人以很美的联想。同时,这轻脱的翠钿与后句的柳绵舞蝶又构成一种对比关系:一个是怕柳绵萦绊(萦舞蝶),一个却是怕柳绵缠绕(柳绵之萦),正是“一叶舞风多有意,(蝶自舞),百花含笑不须歌”(宋·王安石诗句)。看来她是个美丽而性格开朗的女子。 最后两句写这女子惜春的心理活动:“戏抛梅弹打啼莺。”是写她对春将逝去的惋惜心情。“最难消遣是残春”,则唱出了多少人在残春时节的共同感受。 全诗轻笔着墨,犹如一幅淡墨山水画,空灵清逸,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暮烟细雨、柳绵舞蝶、繁花落尽、酒意初醒等一系列形象,表达了女主人公惜春的心理活动。这些形象自然明丽,淡雅优美,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同时,这些形象又点染出一种轻松明快的意境和一种沁人心脾的青春气息。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在平淡中见深意、深情中寓轻快,正体现了盛唐诗风的这一特点。
创作背景
宋人周密的《浣溪沙》词的创作背景有两个说法:一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二是词人晚年游览江浙一带的山水美景时所作。这里介绍的是第二个说法。周密晚年居住在福建,与当地的友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游览了江浙一带的山水美景,这首《浣溪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词描绘了平湖波撼、山峰环绕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向往之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2
    [宋]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3
    [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