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浣溪沙》

翠带千条蘸碧流。
多情不解系行舟。
章台惜别恨悠悠。
湿雨伤春眉黛敛,倚风无力舞腰柔。
丝丝烟缕织离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借助于细腻精巧的艺术联想和强烈的对比手法,来表现“别愁”的。它从高高的柳树写到柳枝,再写到“丝烟”,最后写到“离愁”,联想十分丰富,表现力强。 首句写柳条千条,条条翠带,蘸着碧绿的水波。起句用“千条”和“蘸”两个动词,把静态的柳树写动起来,描绘出柳条绿叶富有生机的蓬勃生长之态。次句转写柳树的形象虽然美丽多情,却不懂人语,不能系住行人的舟船。“不解”二字把柳树的“多情”反衬得十分有力。它流露出诗人对柳树“不解系行舟”的责怪来,但却曲折地表达出自己深沉无奈的叹惋。 三四两句由柳树递进到人的情感,进一步写“多情”的别离之愁。前句“惜别”二字直接点明题意:丝烟带湿,和人的“伤春”之泪,“惜别”之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迷愁苦的图景。后句化用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兮浩歌”意,写自己被离愁压得无法支撑,仿佛像杨柳那样柔弱的人也无力支撑了。末句以景结情,把满腔离愁都糅进了一缕烟丝之中,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带着离愁飘荡开来,给读者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全诗运用了联想和对比的手法,把柳树拟人化,既写出它的柔情又写出人的离愁,贴切生动;另外,“多情”与“无情”,“伤春”与“惜别”,“湿雨”与“离愁”,“倚风无力”与“丝丝烟缕”,都进行了生动的、合理的、巧妙的、有情的、有意的融合。这些对比和融合不仅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给人以深刻的迪和联想。所以这首诗耐读而余韵悠长。
创作背景
曹冠的《浣溪沙》的创作背景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十六日的灯节有关。这一天,词人百无聊赖,与友人俞商卿漫步在吴兴街头,记录下了他们所见的热闹景象,用正面白描的手法勾画出灯节的喜庆气氛。
相关诗词
  • 1
    [宋]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2
    [宋]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3
    [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