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玉禅师》

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
盂擎数家饭,衲乞几人衣。
洞了曹溪旨,宁输俗者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和理解,其中透露出对禅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首句“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描绘了禅的飘逸和无拘无束,没有固定的轨迹,与常规的规范相违背。这表达了禅宗思想的自由精神,不受世俗规范的限制,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方式,他们随缘而居,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能找到自己的栖身之所。当他们思乡时,便离开城市回到乡村。这表达了禅修者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盂擎数家饭,衲乞几人衣”,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来源,他们接受施主的布施,但并不依赖施主的供养。他们以自己的修行换取食物和衣物,这体现了禅修者的自给自足和独立精神。 “洞了曹溪旨,宁输俗者机”,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曹溪旨意的理解,即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洞明和彻悟。即使世俗之人未达到这种境界,禅修者也不输于他们,因为他们的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机会和可能。这体现了禅修者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和接纳,也表达了作者对所有人的平等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深深热爱和追求,通过对禅的描绘和理解,展现了禅的精神、生活方式、生活来源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和接纳。
创作背景
《送玉禅师》是唐朝诗人善生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玉禅师即将离开有关,善生可能为了表达对玉禅师离别的不舍、祝福以及对禅理的领悟而写下了这首诗。同时,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诗人与僧侣间的交往也比较常见,这也可能是善生写下此诗的背景之一。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两人之间的交往故事、玉禅师离去的原因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史料才能得知。
相关诗词
  • 1
    [唐]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 2
    [元]
    龙湫山上云屯寺,别是一乾坤。
    桧参百丈,雪深半尺,梅瘦三分。
    几时亲到,松边弄水,月下敲门。
    相思无奈,烟萝洞口,立尽黄昏。
  • 3
    [唐]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