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涵碧亭三首》

翠岩森秀爽,蟠结混沌初。
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
飞泉注碧潭,流觞绕双鱼。
烟霏足奇态,雅称幽人居。
刘郎赋丹青,诗思尚有余。
使其亲试目,发兴当何如。
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
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
骚人罢登临,过客徒欷嘘。
物理不终否,蓬藋新芟锄。
松篁亦欣荣,垂条再扶疏。
伊余事幽讨,徙倚聊与娱。
寄傲引壶觞,招隐携琴书。
涓辰此卜筑,何羡诸葛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首段“翠岩森秀爽,蟠结混沌初。”描绘了山林中翠绿的岩石高耸入云,盘根错节,宛如混沌初开时的景象,给人以壮美之感。接着“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表达了山林之美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是诗人灵感之源。 “飞泉注碧潭,流觞绕双鱼。”描绘了山间飞泉注入碧潭,流水环绕双鱼的景象,富有动态之美。而“烟霏足奇态,雅称幽人居。”则表达了山林烟霏缭绕,形态万千,正是幽居之所。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山中现状的不满。“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这些句子揭示了山中亭馆荒废,古木被砍伐的现实,暗示了山中环境的恶化。 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希望。“物理不终否,蓬藋新芟锄。”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新生的期待,坚信山中环境会得到改善。最后,“松篁亦欣荣,垂条再扶疏。”描绘了松树和竹子欣欣向荣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对现实状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唐]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
    路剧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 2
    [宋]
    绕竹沿崖一径垂,穿山飞玉落芳池。
    林深坐觉尘埃远,岩润长含雨露滋。
    双鲤对浮波面石,一纶难掷掌中丝。
    月明归路烟霞外,更与山公再订期。
  • 3
    [宋]
    沿途听潺湲,蒙茸冒沙石。
    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
    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
    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
    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
    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
    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
    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
    我来从雄观,神意耻莫逆。
    心镜净表裹,坐久万籁息。
    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
    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
    胜缘地山閒,每至忽有得。
    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