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康成》

播殖为亲养,家贫至假田。
焉知后学者,尽唤作儒先。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农耕与教育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因家境贫困而不得不借用田地耕种,进而引出对后学者是否能够继承并发扬儒学传统的思考。 首句“播殖为亲养,家贫至假田”描绘了诗人因家庭贫困,不得不亲自耕种田地以维持生计的场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农耕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 “焉知后学者,尽唤作儒先”一句,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后学者能否继承并发扬儒学的担忧。诗人认为,尽管自己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耕种和儒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学者树立榜样。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后学者是否能够真正继承并发扬儒学传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耕和教育的深深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描绘自己和后学者的困境和挑战,诗人呼吁人们关注农业和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它提醒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和责任,同时也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一首
《出城》
相关诗词
  • 1
    [唐]
    因缘苟会合,万里犹同乡。
    运命倘不谐,隔壁无津梁。
    (《经籍考》云:康成编《玉台后集》,中间自载其诗八首,如《河阳居家女》长篇一首,押五十二韵,若欲与《木兰》及《孔雀东南飞》之作方驾者,末四句云云,亦佳)
  • 2
    [宋]
    康成迹寄书带草,玄德祥标羽葆桑。
    名与此山俱不朽,何如烟杪郁苍苍。
  • 3
    [明]
    戟枝入树带春莺,坐看边烽雨后清。
    万卷每同袁伯业,千杯不让郑康成。
    山程易逐登临屐,月夜常闻函道声。
    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