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铁厓《西湖竹枝》

湖上采薪春复春,养蚕长见茧丝新。
老蚕不识人间事,犹趁东风了此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湖上采薪和养蚕事宜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首句“湖上采薪春复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上采薪的场景,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湖上采薪的季节,也暗示了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人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第二句“养蚕长见茧丝新”,诗人转向了养蚕的主题。这句诗描绘了养蚕的过程,通过“长见茧丝新”这一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蚕宝宝在桑叶上蠕动,吐出洁白的丝线,形成了一个个新的茧。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成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老蚕不识人间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蚕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在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老蚕拟人化,让它们有了人的情感和思考。这句诗表现出老蚕的不知疲倦和勤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最后一句“犹趁东风了此身”,这句诗将老蚕与东风联系起来,表现出它们对生命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渴望。这句诗表达了老蚕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抓住最后的时机,尽情地享受生命的美好。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和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湖上采薪和养蚕事宜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人通过对老蚕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思考和向往。这种思想境界和对生活的热爱,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诗篇。
创作背景
《和铁厓《西湖竹枝》是明朝诗人宋元禧创作的一组诗歌,和诗在古代诗歌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创作形式,诗人通过和诗来表达对原诗的赞赏或者进行对话。铁厓是元朝的著名诗人,他的《西湖竹枝》描述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和人情风俗。 宋元禧的和诗则是在铁厓的原诗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一方面借鉴了铁厓的诗歌风格和意象,另一方面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和诗,宋元禧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前人诗歌的敬仰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和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前人诗歌的敬仰和传承。
相关诗词
  • 1
    [宋]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
  • 2
    [宋]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 3
    [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