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九日亭》

危顶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
满前细菊浮樽酒,四雇凝云簇画屏。
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
风流令尹江山主,此乐同民德已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日亭上所作,九日亭可能是作者为庆祝重阳节而修建的。此诗的前两句“危顶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中,作者把亭子建得很高,仿佛像一把精美的剪刀从巨大的砧石上裁成一样,给人一种凌空突起之感。亭子高处俯临万壑,山川云烟,奇峰秀景,将亭子紧紧地裹住。在这里可以看到远处蓬莱、方丈等海上仙山般的清丽山峰。 “满前细菊浮樽酒”,五、六句“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是说美妙的时刻在等待着人们。这时的九日亭,月亮出来了,月光明亮美好,它与重阳佳节一样,都是人间乐事。人们欣赏这美妙景致,心旷神怡,沉醉于迷人的景色之中。 最后两句“风流令尹江山主,此乐同民德已馨。”作者以乐尹自比,说明自己为官清廉,体恤民情,与江山同乐,重阳佳节来临,我与百姓同乐,因而感到十分快活。 此诗通篇写景记情,其中穿插议论。景是真美,情是真切的,议论是真诚的。读者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另外,这首诗对重阳节景象的描写也是非常生动的。九日亭上俯瞰大地,美不胜收;诗人独酌樽酒,明月相伴;海峰奇峰插云,云簇山峦;菊花怒放,浮于樽酒之中;四顾凝云,如簇画屏;诗人陶醉于月下美景;与民同乐,乐在其中。诗人笔下的重阳节是热闹而欢乐的。这些描写都为读者展现了当时九日亭和重阳佳节的美丽景象。
创作背景
以下是《九日亭》的创作背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宋理宗在宝祐五年(1257年)下诏求言,让各级官吏尽情陈述,当时任泉州知州的林通上了一道《论时事疏》,提出“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等建议,深得理宗嘉许,亲自书下“肃正惠爱”四字赐给林通。可是,权臣贾似道看到林通的奏疏内容,恨之入骨,于是在理宗面前大进谗言攻击林通。理宗本来就昏庸,经贾似道一挑唆,便把林通调出朝廷任饶州(今江西波阳县)知州。 林通离开朝廷,来到饶州,刚上任就逢重阳佳节。当地官员设宴为他接风,席间大家赋诗饮酒,气氛颇好。然而,林通却是满怀愤懑,难以尽欢。他在席上挥毫写了这首《九日亭》,寄给当时的丞相吴潜,诉说自己的痛苦。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