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洞仙歌·丹青明灭》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
满眼风光向谁许。
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用金英、寒葩、蜡缀等象征富贵和洁净的事物,来表达内心的追求和对高洁、美好的向往。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打在树上,树上的色彩时明时暗,一片凄凉的风光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流水、寒鸦等景象,这些景象都充满了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这几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下的树影在空旷的地方跳舞,金英已经凋零,寒葩在蜡光中散发着暗香。这些景象都充满了凄清和孤寂的感觉。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希望有一瓶小花、几支寒钗,能够让佳人欢笑,饮尽床头的玉露。这些美好的事物象征着诗人的内心追求和对高洁、美好的向往。 最后,“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这几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阳光透过纱窗照进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些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与前文所描绘的凄清和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美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秋天的凄清和孤寂之感。通过诗歌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这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创作背景
《洞仙歌·丹青明灭》是宋代文人葛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逝去恋人的思念和追忆,展现了生死离别之痛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为了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词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被广泛地用于表达各种情感。同时,宋代也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这使得人们对生命、爱情等主题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2. 作者经历:葛郯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词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爱情等主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悟。他的个人经历,包括他的感情生活、人生观等,都可能对这首词的创作产生影响。 3. 创作意图:这首词通过一位女子对逝去恋人的思念和追忆,表现了作者对生死离别之痛的深切体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作者也可能借助这首词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洞仙歌·丹青明灭》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包括了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和创作意图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
相关诗词
  • 1
    [当代]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
    且自逍遥没人管。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风骤紧,缥缈风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
    胡涂醉,情长计短。
    解不了,名疆系嗔贪。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 2
    [清]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惯见修蛾远山学。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 3
    [清]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
    须拗花枝与伊戴。
    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
    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
    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
    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
    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