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主尚书识履声,君持闽节复仪形。 八年可仕不谋禄,七秩及时斯引经。 肯把清名夸薄俗,只将厚德养修龄。 新诗祖送三千首,疏傅当时得宁馨。 |
|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名为“君”的人的品德和成就。 首联“明主尚书识履声,君持闽节复仪形。”中,“明主”指的是君的明智君主,“尚书”是古代官名,这里代指君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履声”是脚步声,代指君的行动,而“闽节”则是指闽地的符节,象征着君在闽地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两句诗表达了君在朝廷和闽地的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八年可仕不谋禄,七秩及时斯引经。”中,“可仕”是指可以担任官职,“谋禄”是指谋求俸禄,这两句诗表达了君在担任官职期间,不求个人利益,只求为国家尽忠。而“七秩”是指七十岁,“及时斯引经”则是指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引经受业,这两句诗表达了君的勤奋和自律。 颈联“肯把清名夸薄俗,只将厚德养修龄。”中,“清名”是指好的名声,“薄俗”是指社会风气不好,这两句诗表达了君不愿意夸大自己的名声,而是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厚德养身。 尾联“新诗祖送三千首,疏傅当时得宁馨。”中,“新诗祖送三千首”是指君写了许多诗歌来赞美他人,“疏傅当时得宁馨”是指君的行为像疏广一样高尚,能够得到别人的赞美。这两句诗再次强调了君的高尚品德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君的品德和成就,表达了对君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品德的要求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