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嘲教授》

谁把先生号冷官,令名深愧馥秋兰。
孟公岂是陈惊座,子夏元非杜小冠。
泾渭合流虽若混,云泥夐绝不相干。
寄言世上多风鉴,一笑何妨改眼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对“冷官”的自我解嘲,表达出一种不慕名利,自甘寂寞的情怀。 首联“谁把先生号冷官”,一个“冷”字,看似消极,实则表达出作者不愿随波逐流,追求名利,趋炎附势的品格。作者并不是被动地承受冷落,而是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行动,坚持自己的志趣。 颔联“孟公岂是陈惊座,子夏元非杜小冠”用典,表达出自己并非庸碌之辈,也非无能之辈,只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陈惊座,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王文度在西州,忽梦人谓曰:‘可打陈参座耳。’既觉,不知其由。到讲堂下,见褚议,问曰:‘梦中所见何似人?’”作者以王文度自比,以陈惊座喻那些嫉贤妒能、横加诽谤的小人,说明自己并非惧怕他们而改变立场。 颈联“泾渭合流虽若混,云泥夐绝不相干”,泾渭混流是自然现象,“云泥”的比喻则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云泥”原指天上的云朵和黄泥,作者用“云泥”比喻自己和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表达出自己不愿与他们为伍的高尚品格。 尾联“寄言世上多风鉴,一笑何妨改眼看”,用反问句式,表明自己对那些无端诽谤者的轻蔑态度。作者认为世上那些风鉴之徒只会看表面现象,而自己这一笑,正是对他们看法的彻底改变。 全诗用典贴切自然,语言简练生动,寓意深刻。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出自己不慕名利、自甘寂寞的情怀,以及对那些趋炎附势者的鄙视和嘲讽。诗中虽有冷嘲热讽之意,但更多的是一种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正是作者人格的体现。
创作背景
徐用亨的《嘲教授》是一首讽刺诗,创作于宋朝。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一些所谓的“教授”并不具备真才实学,而是滥竽充数,甚至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得职位,因此徐用亨创作了这首诗来嘲笑这些人。 诗中提到“命世儒宗第一流,文章无价宝心头。也思买得些荣誉,不惜多教些贿赂。未脱白身先白髭,便施绛帐即绛绸。日高束带堂前坐,强展诗书哄幼童。”通过刻画这些“教授”的丑态,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不学无术、误人子弟行为的愤慨和嘲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明]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
    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
    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
    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
    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
    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兮初相知。
    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
    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类交甫。
    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
    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
  • 2
    [明]
    天官艺学久庞纷,太史名家属有闻。
    宝历敬时颁岁正,铜仪窥夜识星文。
    乌飞圭表移光影,龙咽筹壶定刻分。
    归后更详东井分,五珠何日聚贤群?
  • 3
    [明]
    见说思陵过五溪,热云蒸火瘴天低。
    星联南极穷朱鸟,山抱中流界碧鸡。
    苜蓿照盘官况冷,芭蕉夹道驿程迷。
    巍巍尧德元无外,未必文风阻远黎。
徐用亨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