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思》

草色烟光向晚凄,望乡人自滞淮西。
风传鼓角更初转,霜落关河斗渐低。
梦欲成时逢雁过,愁方生处有乌啼。
家书仓卒应难达,不是秋来醉懒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草色烟光,诗人滞留淮西,思念家乡,夜深人静时听到鼓角声,霜降时分关河低落,梦中逢雁,愁中闻乌啼的情景。最后表达了难以传书达意的无奈与愁苦。 首句“草色烟光向晚凄”通过描绘草色与烟光,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凄清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第二句“望乡人自滞淮西”直接点明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渴望归乡却无法实现。 “风传鼓角更初转”描述了夜深人静时,风中传来报时的鼓角声,进一步强化了寂静与孤独的感觉。接下来的“霜落关河斗渐低”描绘了霜降时分的自然景象,关河低落,天地间更显辽阔,这种景象与诗人的孤独感相呼应。 “梦欲成时逢雁过,愁方生处有乌啼”是全诗的精彩之处。前一句写诗人梦中逢雁,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与渴望。后一句写诗人愁中闻乌,更显愁情之深。 最后两句“家书仓卒应难达,不是秋来醉懒题”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与无奈。由于无法传书达意,故以“醉懒题”来表达内心的疲倦与无力。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挣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夜思》的创作背景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这首诗是根据外交官顾维钧的亲历事件改编而成。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侵略。在这个背景下,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参与了国际联盟的李顿调查团,调查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夜思》这首诗,就是基于这些历史事件创作而成,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深沉关切。
相关诗词
  • 1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
    [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 3
    [唐]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黄惟楫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