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绝命诗》

毓秀含华十六龄,慈韩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剑亡汉室,谁人复楚乞秦廷。
顾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
弱质原归玉女峰,家亡国破恨重重。
椿萱已遂抒忠顾,昆弟先教殉难从。
热血千年啼杜宇,寒泉三尺照芙蓉。
堪灶宫院齐收北,忍听天朝长乐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扬诗,通过对“汉室”、“楚廷”等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 首联“毓秀含华十六龄,慈韩口授十三经。”描绘了诗中人物年少时的聪颖和才华,同时也暗示了诗中人物在年幼时便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颔联“奇文不欲撑天地,大节偏教揭日星。”表达了诗中人物在面临重大抉择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畏强权,不屈服于命运,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情操。 颈联“何姓移剑亡汉室,谁人复楚乞秦廷。”通过引用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评。 尾联“顾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再次强调了诗中人物忠孝节义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同时,也通过诗中人物的形象,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绝命诗》是宋代少女徐元娘临终时所作的诗,描述了她在病中遭受的痛苦和她对生命的感慨。创作背景与她所处的时代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当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为低下,往往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而徐元娘的家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她在病重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爱。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元娘通过《绝命诗》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因此,《绝命诗》的创作背景与徐元娘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诗词
  • 1
    [清]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 2
    [宋]
    成仁取义在於斯,一死君恩报未迟。
    杲日当空存正气,狂澜砥柱起常彝。
    孔明未复中原鼎,鹏举空搴二帝旂。
    可恨奸回移宋祚,阖门厉鬼泣秦师。
  • 3
    [宋]
    宋室忠臣,邓氏孝子。
    不忍偷生,宁甘溺死。
    鼓咸故居,乃吾潭府。
    屈公子平,乃吾伴侣。
    优哉悠哉,吾得其所。
徐元娘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