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夜寒晴早人起。
见柳知新翠。
撼树试花意。
两蜂狂救堕蕊。
见著羞懒避。
春都在,时节到愁地。
屏间字。
香痕半掏,误期一一曾记。
朱弦谩锁,不会近番慵脆。
强踏秋千似醉里。
扶下,眼花跕跕飞坠。
作品赏析
这首词题为“夜寒”,词中描写的却是早春景象,这或许是南北宋时期的人们的共同习惯,即喜欢在冬末春初时节外出游春,因为那时节风和日丽,天清气爽,最适宜户外活动。上片写春景。“夜寒”与“早”字连在一起,正是初春时节景象。寒冷的冬季虽然尚未完全消退,然而已开始有了春意。正因如此,当词人早起,见到枝头嫩绿的柳叶,嗅到空气中春天的气息,感到自己被一股勃勃生机所笼罩。作者用一个“知”字,把柳树仿佛人格化,把柳叶的生机与活力说成是它感知到了春天的来临。 “撼树试花意”,词人主观感受之叙写,似乎树、花也以能感知到人的情感而有所反应,摇曳生姿。而唯其如此,方显其活泼可爱。作者笔锋一转,把视线转向花丛,看到那两只为花蕊所吸引的蜜蜂。蜂儿堕蕊,本是无可奈何之事,然而作者却赋予它“狂救”的个性,写出了它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下片由景入情,写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见著羞懒避”,词人以“人”推及至蜂、蝶,说它们看到这花枝招展、生机盎然的春天便会懒于避人。因为春天是它的生命的再次体现,是它们人生价值的重新铸新。“春都在,时节到愁人”,这里的“愁”字,有人生易老、时间不饶人、好景不长的意思。“时节到愁地”字面上似乎指时节的推移令词人忧愁无绪。实质上,在词人的心目中,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都在”正是万家生色的景象。 “屏间字。香痕半唾,误期一一曾记。”屏风上题写的诗句点出了赏春惜春的思绪。那淡淡的熏香已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久远的记忆里。往昔曾经写下壮美的诗句、把酒而歌对春光。然而昨夜那醉酒后的朦胧中把赏春的期约给耽误了。“香痕半唾”指过去题诗酬唱的墨痕已半浸淡褪。“误期一一曾记”,则是对过去生活的嗟叹:赏春惜春误了时。词的下片由眼前景象引出往昔的回忆与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珍重。 最后二句笔锋又一转,发出轻声叹息,把作者的怅惘凄凉情绪表达了出来。“朱弦谩锁”,这里并非指真正地锁上琴弦,而是指词人心中有事锁住了朱弦。这里以物喻人,实写自己心中空虚、苦闷。“不会”二句发出了世事无常、春光难留的感叹。 此词以柔婉之笔,细腻地描述了作者在春初时节惜春光、叹人生易老的情感。全词曲折有致,语意婉转,颇具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彭元逊的《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的创作背景与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彭元逊的个人经历有关,但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未明确记录在历史文献中。因此,我们无法直接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词的内容、风格和情感,以及结合彭元逊的生活时代和文学特点,来推测可能的创作背景。如果您对这首词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诗词解析和文学评论,以获取更多关于这首词创作背景的推测和解读。
相关诗词
  • 1
    [宋]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篷。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 2
    [元]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
    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
    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
    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 3
    [明]
    酣酒狂歌思欲飘,久从江国驻兰桡。
    芙蓉隔浦听秋雨,杨柳长亭看晚潮。
    过客有时来问字,美人何处觅吹箫。
    题诗欲写殷勤意,搔首西风雁影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