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剑池》

属镂堪为后人伤,池溜清泉有恨长。
不斩妖邪斩忠直,淡烟荒草鹿麋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文化和人性。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属镂堪为后人伤”,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同情和对吴王夫差的不满。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名臣伍奢的后代,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到陷害,最终被吴王夫差杀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遭受冤屈和迫害的悲痛,以及对吴王夫差残暴行为的痛斥。 第二句“池溜清泉有恨长”则描绘了伍子胥自尽的池塘和泉水,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哀悼和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愤慨。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悲凉和凄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悟。 第三句“不斩妖邪斩忠直”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批判。这句诗暗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妖邪”的力量,他们压制和迫害忠良正直之士,使得那些有才华和正义感的人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愤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淡烟荒草鹿麋场”则描绘了一个荒凉凄美的场景,象征着伍子胥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的黑暗。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性复杂性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环境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创作背景
郑霖的《剑池》一诗的创作背景与苏州的名胜“剑池”有关。剑池是苏州虎丘山下的一处名胜,相传为吴王阖闾的墓地。据历史记载,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将他葬于此地,并陪葬了许多珍宝和名剑。唐代李绅在《虎丘寺》一诗中写道:“宝剑沦亡池,残碑断古丘。”可见在唐代时,剑池已成为一处古迹。 而到了宋代,剑池更成为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郑霖的《剑池》一诗,就是以剑池为背景,通过描绘剑池的景色和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感慨和思考。 具体创作背景还需结合郑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可以推断出诗歌创作与剑池这一历史古迹有关。
相关诗词
  • 1
    [唐]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 2
    [南北朝]
    清池自湛澹。
    神剑久迁移。
    无复连星气。
    空余似月池。
    夹筱澄深渌。
    含风结细漪。
    唯有莲花蕚。
    还想匣中雌。
  • 3
    [唐]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